本书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学术指导、金融科技50人论坛与腾讯金融研究院联合推出的系列金融科技青年论文征集的第三本。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国际货币研究所、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为本书提供了学术支持。本书选登的论文为“2021金融科技青年论文征集”活动中脱颖而出的获奖作品。本活动旨在进一步发掘青年金融科技研究人才,培养未来金融科技领域的中坚力量。

本书选登的论文为“2021金融科技青年论文征集”活动中脱颖而出的获奖作品。本活动旨在进一步发掘青年金融科技研究人才,培养未来金融科技领域的中坚力量,为青年学者提供研究与交流的高端平台,开展高质量的学术与政策、市场与趋势的学习和交流,“金融科技青年论文征集”活动还将继续。

目录

第一部分 一等奖论文 

数字金融对区域企业创新有空间效应吗? ——基于SAR空间模型的实证研究      杨望 徐慧琳 彭珮

 

第二部分 二等奖论文 

农村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研究    朱太辉 张彧通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评述   宋鹭 张欣宇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企业创新 ——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郑乐凯 袁征宇

浅析碳中和目标下构建中国金融数据要素市场的问题与建议   曾辉 朱韵

 

第三部分 三等奖论文 

区域金融科技发展会提高企业金融化程度吗? ——来自A股的证据    王一航 郭臣鑫 王一婷

数字金融平台中的信义关系及信义义务反思   狄行思

商业银行数字普惠金融实践比较与经验借鉴 ——从支持中小企业融资视角出发   张静 王永宁

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的场景金融“三层金字塔”风险管理体系研究   祝世虎 韩耀赐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数字乡村金融的路径研究   陆岷峰

金融垂直场景的问答式智能搜索  孙栋 蔚赵春 王洪涛

金融科技对证券行业经营影响的实证研究   刘紫祥 王轶铭 严诗静

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相关问题研究 ——基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视角    赵大伟 袁佳 张文婷

交易频率对股价极端波动的影响 ——基于A股高频数据的实证   陈婉玉 朱洪亮

金融科技对美国证券行业生态的影响研究  周洪荣 李明亮 孙瑞 吴一萍

 

序 一

杨 涛 杜晓宇

时光荏苒, 金融科技50人论坛和腾讯金融研究院共同发起的 “金融科技青年论文征集” 活动已经迈入了第三个年头。

从蒸汽机、电气化, 到半导体、中央处理器、个人计算机、互联网、智能设备、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 全球技术发展浪潮一直奔涌向前。在技术形态的演进历程中, 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 始终与技术相互穿插融合, 在这种动态发展中诞生了金融科技的新业态和新模式, 使金融和技术之间的集合区域更具生命力和成长力, 深刻地改变了现代金融服务供需两侧的结构和关系。近年来, 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积极推进金融科技的创新应用, 幸运的是, 中国在金融科技某些细分领域的应用层面保持着先发优势, 而这种优势的放大和持续, 需要充分调动金融科技青年人才的积极性, 持续吸引青年 伙伴加入队伍。青年一代从业者肩负着金融科技产业未来发展重任。

2018 年, 我们共同召集发起了金融科技50人青年论坛 (CFT50青年论坛), 致力于为金融科技产业中的青年研究者、实践者提供一个开放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 凝聚起金融科技领域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优秀青年朋友们的力量, 鼓励支持大家围绕金融科技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以及未来趋势和方向, 进行充分的交流探讨, 达成研究方面的共识与合作。这是CFT50青年论坛发起成立的初衷和背景。CFT50 青年论坛这个平台的愿景或者说倡导的理念是, 当市场火热时, 青年学者和市场从业者更应该理性地冷思考; 当市场悲观时, 我们要看到机遇和调整的机会, 要赋予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和生命力。在成立的四年时间里, 我们先后围绕 “区块链法律问题” “互联网资管” “支付科技” “金融科技抗 ‘疫’ ” “新基建” “数据要素” “绿色金融” 等话题, 组织了多场专题闭门研讨活动, 以嘉宾观点为基础输出的会议成果 也得到了监管部门、学界及从业者的肯定。

与此同时, 为了激发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关注金融科技产业, 鼓励形成更多对产业发展的深度思考与提炼, CFT50青年论坛从2019年着手打造另一个持续性项目——“金融科技青年论文征集” 活动。以年度为周期, 面向高校、 研究机构、企业、行业协会等行业主体, 征集金融科技研究成果, 支持青年人才结合自身专业和本职工作特点, 针对金融科技领域的具体问题, 进行系统、深入的学术研究与实践总结, 为金融科技领域持续发现、培育并输 出人才。在连续三年的论文征集活动中, 我们累计收到百余篇高质量研究文章, 作者覆盖了政产学研各个领域的青年研究者和从业者, 论文主题涵盖法律、政策、理论、实务、技术应用等不同维度。为了确保评选工作的权威性 和中立性, 活动组委会邀请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等国内顶 级智库作为学术支持及指导单位, 邀请数十位专家学者对论文进行匿名审稿, 累计有 50 余篇优秀论文, 以年度图书的形式进行整理并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发行。入围本次论文征集活动一等奖的共有三篇, 其中的《数字金融、创业存续与小微企业成长》 《数字金融与中国家庭财富不平等》被重要的学术期刊选登, 暂时不方便载于本书。后续我们将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式, 为广大读者推送相关内容。

三次工业革命, 让蒸汽机、电力、计算机走进了社会生活, 也显示出技术创新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所产生的巨大价值。当下, 我们正处于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应用的阶段, 也即将翻开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全新篇章。在论文征集和评选的过程中,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投身金融科技产业浪潮中, 扎实推进基础性研究, 全面梳理相关业务实践, 认真思考未来前沿科技在金融业务中的应用方式。未来, 希望我们继续以CFT50青年论坛为纽带, 以金融科技青年论文征集与评选为契机, 与业界各方和青年从业者共同见证并记录金 融科技时代的新征程、 新变化, 为产业未来可持续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序 二

程 炼

“金融科技青年论文征集” 活动已经连续进行了三届, 作为评委, 我认真阅读了每一篇投稿, 发现不仅论文的质量在不断提高, 而且论文类型的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例如, 在第一届活动中有不少概念介绍类的论文, 而在第二届、 第三届活动中这类论文越来越少, 即使对于法定数字货币这样的最新进展, 关注点也不再止步于其概念本身, 而是它在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及其机制。这反映了金融科技领域研究的深入, 已经迅速跨越了 “是什么” 的阶段。与此相应, 学术型研究, 尤其是量化分析显著增加, 典型的是将金融科技指标引入主流金融研究的经典问题。如从宏观角度, 研究金融科技在经济增长、扶贫、收入分配、市场发展水平等领域的作用; 从微观角度, 研究金融科技对于企业绩效、公司治理、经营风险、投资领域、创新行为等问题的作用。这些趋势显示, 金融科技领域的研究已经进入了 “沉淀” 与 “深耕” 的阶 段, 正在产生更具理论深度的成果。

同时, 在论文征集活动中收到的论文也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一是过于依赖大型金融科技平台的数据。这些数据主要是基于特定平台的商业活动而生成, 外部人员大多只能直接拿来使用, 而对于其生成机制、数据口径缺乏足够的了解, 这影响了相关研究的精确性和稳健性。类似地, 在研究中使用既有的各类经济或技术指数时, 一定要对这些指数的编制方法和基础数据做基本的了解, 否则很容易得到误导性的结果。

二是对于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关系缺乏深入的理解, 尤其是实证模型缺乏严密的逻辑基础。这也是目前金融研究中的一个通病, 即在变量相关性的基础上 “讲有趣的故事” 而忽视了故事背后的真实机制。以普惠金融领域为 例, 许多论文着力论证金融科技可以提高金融服务对于低收入人群的可及性, 以此说明它能够增加后者的收入。然而在金融服务可及性与收入增长之间还有复杂的逻辑链条, 除非清楚地描述并验证其中的具体机制, 否则仅仅显示金融科技发展与收入之间的相关性并没有太大的说服力。

三是在选题与分析视角方面缺乏对中国实际情况的把握, 这在追随主流金融问题的学术型研究中表现得更突出一些。尽管在金融研究的主题和方法上存在着跨越国别的共性, 但值得注意的是, 即使对于共同的研究主题, 不同国家的关注点和内在机制也存在重要的差异。以金融科技研究中非常热门的隐私问题为例, 它与特定社会形态和文化观念密切相关, 国内对于权利和隐私的理解与关注点也与欧洲等地区不同, 在研究中不能简单套用后者的观念乃至政策作为预设前提。

四是选择的研究方法不够合理。例如在实证研究上, 一个基本的原则是, 模型的选择应该取决于问题的性质和数据特征, 而不是哪种模型更为新颖或能给出更强的显著性。在当前的金融科技研究中, “随大流” 的模型误用是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尤其双重差分和中介效应是重灾区。

针对上述问题, 我觉得在今后的研究中有三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关注中国自己的问题, 尤其是金融改革与发展中的 “大问题”。例如, 未来中国金融结构的走向是一个远未尘埃落定的争论, 而金融科技会否成为其中的关键变量则值得探究。再如当前热议的城市化与产业转型问题, 它们不仅是经济问题, 而且有着复杂的社会因素, 其中金融科技的影响常常是基于经济、 社会等多个维度展开的。

二是要讲一个严谨的故事。为此, 除了要加强理论与计量技术上的素养, 更重要的是深入实践。即使学术导向的研究, 也需要跟从事金融科技具体业务操作的机构和人员保持接触, 这样才能够避免模型中的机制与事实大相径庭。尤其对于案例研究而言, 细节就是生命, 而实践则是丰富细节的最终来源。

三是采用更为脚踏实地的方法获得研究主题和研究素材, 尤其是通过实 际调查获得数据。现在很多的经济实验和社会调查还停留在找学生填问卷的阶段, 这是远远不够的。可能大多数学者没有足够的经费去做 RCT, 但是扎实的访问研究还是可以做到的, 而这就能提供很多重要的信息, 并且帮助研 究者对市面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