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动中国数字经济与数字金融快速、健康、良性发展,迫切需要青年人才的积极加入,实现理论与研究先行。10月15日,由腾讯金融研究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学术指导,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与金融科技50人论坛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评论》编辑部协办的“第三届金融科技青年论文征集(2021)图书发布暨金融科技青年学术研讨会”在京圆满落幕。

连续三届的“金融科技青年论文征集”活动,得到了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校、金融机构、金融科技领先企业的大力支持。本次图书选登的论文是在“2021金融科技青年论文征集”活动提交的52篇高品质征文中脱颖而出的获奖作者作品合集。《“新发展格局+数字金融”理论与实践——中国金融科技青年论文(2021)》将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发行。

首先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CFT50学术委员杨涛,腾讯金融研究院秘书长、CFT50青年论坛首席召集人杜晓宇代表主办方致辞。此次研讨会由金融科技50人论坛秘书长闵文文主持。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CFT50学术委员杨涛基于学术和实践角度,提出了金融科技研究应当关注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共识”。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金融应用,各种新概念层出不穷,但是缺少基于市场规律和经济学理论的一些共识。比如,AI企业估值问题、移动支付边界问题、数字货币问题等,都还没有形成共识。

第二个问题是“框架”。一个可持续的分析框架,对于学术研究、政策探讨、市场创新等各个领域都至关重要。金融科技问题纷繁复杂,需要有更加清晰的研究框架。这个框架既是对原有文献和研究逻辑的延续和优化,也需要基于新的现象调整和构建分析框架。

第三个问题是“数据”。当前监管部门正在推动建设一批基础性数据中心,归根结底是想要通过数据更好地反映金融体系的运行。在研究过程中,无论是传统的互联网金融领域,还是支付清算领域,亦或是金融科技领域,往往面临的都是数据的制约。如何有效挖掘数据,如何推动形成一些数据标准、使用原则与数据库,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第四个问题是“方法”。金融科技研究体现出跨学科的交叉特点,因此既需要全面应用经济金融前沿分析方法,也需要有效利用新技术推动跨学科的、全新方法的利用。这不仅需要学者自身的努力,而且为了使方法更符合研究对象内在规律,还需学界、业界、政策层、企业界等各个参与者的思想碰撞。

第五个问题是“应用”。金融科技领域的研究,同样也要着眼于应用。一些政策研究,要服务于政策落地和生效;一些学术论文,要将理论分析与实践发展联系起来,进一步理顺研究逻辑。因此,各类研究都要以应用为导向,把握好不同的视角,从而发挥研究的真正价值。

腾讯金融研究院秘书长、CFT50首席召集人杜晓宇认为我国科技和金融的发展相互融合,越来越有活力,而且支付清算、网络借贷等场景应用层面的业务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当前,全球也越来越重视金融科技的发展,疫情以来数字化发展势不可挡。金融科技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研究成果的持续输出。

金融科技50人青年论坛成立四年多以来,召集了很多青年学者,思想不断碰撞、达成共识,很多青年学者彼此还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一年一度的金融科技青年论文征集和评选活动,征集到了上百篇论文,评选出了几十篇高质量文章,涉及经济法律、经济理论、金融实践以及技术应用等多方面。历年的优秀论文都已经集结成书出版,目前活动和文章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今年的论文跟往年相比有一些可喜的变化。一是文章理论性提高,论文学术水平越来越高。二是研究领域越来越向宏观和国家重点方向上发展,以前大量文章是研究P2P、比特币、网络借贷等偏应用的文章,现在文章多数聚焦于促进经济发展、数据要素市场的建设、宏观与金融科技相互之间发展关系等,也有通过一套科学的推演体系来分析数据的,站位高度相对来说更高了,说明青年学者越来越多地沉下心来做金融研究的工作,越来越聚焦于金融科技和实体经济的结合,也越来越多的通过科学方法去做金融分析。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金融评论》编辑部主任程炼指出:本次参选论文的质量和规范性较前两年有了显著提升,学术性更强,但也相应地出现了这一领域学术论文中研究范式和工具较为单一、对于相关指数依赖性高等问题。建议青年学者深入金融科技实践前沿,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希望青年学者在学术研究方面,能够更有开拓能力,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将现实问题和底层概念相关联,寻找到合适的分析工具。

 

青年论文研讨

杨望  腾讯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融科技50人论坛青年成员

《数字金融对区域企业创新有空间效应吗?-基于SAR空间模型的实证研究》

腾讯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融科技50人论坛青年成员杨望从研究结论、研究方法,以及研究不足三个方面对论文进行了介绍。

首先,本篇论文的主要观点是数字金融发展水平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论文利用SAR、SDM及SEM空间模型,中国30个省份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其中得出了四个研究结论,一是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空间效应模型检验结果进一步发现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具有正向空间效应,其中具体体现为集聚效应和正向的溢出效应。二是通过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通过改善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水平和配置效率缓解了创新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创新产出增加。三是通过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在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更为显著,并且数字金融对专利申请受理量、实用专利授权率及外观专利授权率等创新指标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四是本篇论文的研究为持续推进数字金融发展、提升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以及进一步促进数字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提供了经验证据。

其次,杨望介绍了本篇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一是基准模型,文章根据STIRPAT模型(可拓展的随机性的环境影响评估模型)中可能涉及到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基准模型作为来评估数字金融对区域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第二是空间模型,考虑到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水平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且相邻地区之间可能存在直接或间接影响,使用SAR、SDM、SEM这三种模型对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产出的空间效应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数字金融指数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数字金融发展水平对当地企业创新产出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效应,本文假设(数字金融发展水平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进一步得到验证 。

最后,杨望总结了本篇论文存在的不足。其一,企业创新涉及复杂的过程机理,文章主要研究揭示了数字金融活动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规律,但由于时间限制,对中介变量和模型合理性有待进一步挖掘。其二,企业创新和数字金融数据省级面板数据不新,有待进一步开发。其三,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的因果判断研究或相关性研究,对于国家发展高新技术,以及企业创新成果的转化具有直接的价值体现,尚待深度创造。

朱太辉  京东科技集团研究院副院长

《农村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研究》

农村中小银行(省联社及其二级法人行社、省级农商行)数字化转型是电子化和信息化之后的发展新阶段,核心是利用移动通信以及ABCD这些新兴数字科技技术对农村中小银行技术架构、业务模式和组织管理进行改造,实现整个数字科技、农村金融业务以及农村金融普惠的有效融合,解决信息不可得、不会用、不对称的问题,全面释放发挥数据生产力,对内提高经营质效(改善“成本、收益-风险”生产函数),对外扩展服务范围和客户体验。

农村中小银行的“省联社——二级法人行社”双层体制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有面临较大的约束。对比而言,农村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首先最重要的是人才,省联社和二级法人行社服务的主要是农村区域,人才积累少是最重大的瓶颈;第二技术积累基础薄弱;第三是缺乏推进数字化的组织机制;第四是业务和技术的融合慢;五是数字化资源投入难,“人才少,钱难花”。未来还存在四个方面的核心挑战,包括技术升级需求大与技术供给能力弱的落差、线上化、智能化转型与客户服务渠道的统一、数据利用要求高与数据治理能力弱的错配、体制机制“双层性”与数字化转型“一条心”的协调。

在农村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层面,朱太辉提出了“五大中台”的架构:在省联社建设“功能型平台”,突出大中台,联结中、后台;第二是建设“业务中台”,最大化推动业务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第三是建设“技术中台”,将能够复用的基础技术能力服务化、标准化、组合化;第四是建设“数据中台”,打破数据孤岛、缓解数据共享难题;第五是建设“风控中台”,协同推进“降成本—提效率—控风险”。

在农村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战术层面,朱太辉提出了“四大具体措施”:第一是将省联社和二级法人行舍的“大平台、小法人”打造为“技术供应商+业务实施方”,将省联社(省农商行)技术部门改组成立科技公司或科技中心,更好地统筹技术服务的成本收益分担;第二是将互联网科技公司定位为技术和业务能力提升的合作者,注重“学人以渔”;第三是将多元、分散的线下银行网点打造为数字化生态入口,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强化线下网点的“流量优势”和“渠道优势”;第四是建立全流程数据共享和治理机制,把沉默的“数据信息”转化成为能够形成生产力的“数据要素”。

曾辉  美团战略投资专家、原微众银行人工智能部高级研究员

《浅析碳中和目标下构建中国金融数据要素市场的问题与建议》

美团战略投资专家、原微众银行人工智能部高级研究员曾辉以《浅析碳中和目标下构建中国金融数据要素市场的问题与建议》为题,从引言和研究背景、全球可持续金融趋势分析、问题剖析及全球案例参考、构建碳中和目标下中国金融数据要素市场的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首先,曾辉在引言和研究背景中提出,当下,控制碳排放成为国内外各方关注的重要问题;伴随着新基建浪潮,中国数据要素时代到来;以地方政府为主力的碳减排工作将形成巨大的资金缺口。在这一背景下,研究碳中和目标下如何构建中国金融数据要素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曾辉分析全球可持续金融趋势指出,可持续投资和气候金融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引导资金的良性循环的共识。

再次,结合全球案例,曾辉介绍了碳中和目标下,构建中国金融数据要素市场所面临的六大问题。一是数据要素本身作为一种准公共品,可能导致市场效用的失灵。二是生产活动中的碳排放数据收集及边界界定,是目前实施碳中和实践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基础问题。三是能源转型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数据短板,数据利用效率低,且需要从供给导向转向需求导向。四是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撑和统一的信息披露制度,导致绿色金融标准差异性大,从而导致绿色金融产品供给不足。尤其是以碳中和目标为约束条件,绿色金融标准和数据完善程度需要在一开始就对标全球标准,形成中国特色的绿色金融路径规划。五是碳市场交易体系的核心要素包括配额总量分配、排放数据的监测与核查、交易机制、抵消机制、履约机制等,区别于传统金融市场的强制财务披露要求或有专业中介介入,碳市场的全流程都有待数据的跟踪监测。六是目前个人用户的碳金融数据存在场景零散且难以追踪的难题。要解决此难题需要建立一套数据驱动的碳消费和碳账户体系。

最后,在具体建议方面,曾辉认为,监管机构可以建立确权、定价、交易、治理四位一体的管理体系;产业机构要抓住产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的双重机遇;平台机构应发挥传统金融交易所+专业交易所的组合效用;国际组织可引领国际标准和引导资本流向;金融机构要实现碳金融产品的创新;中介机构则可发挥生态中的衔接作用、监督作用。

祝世虎  光大信托信息技术部副总经理、数据中心总经理

《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的场景金融“三层金字塔”风险管理体系研究》

光大信托信息技术部副总经理、数据中心总经理祝世虎阐述了我国普惠金融的政治地位,并就普惠金融的其中一个种类——场景金融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首先,在共同富裕、新发展格局、后疫情时代的大背景下,普惠金融可以为国家培育新中产、助力共同富裕;普惠金融可以通过给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畅通国内大循环,助力新发展格局;普惠金融更能够在后疫情时代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金融服务。所以,普惠金融是金融机构的责任和使命。

其次,祝世虎对场景金融的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是,如何看场景。从参与方视角来看,场景方的需求为场景数据和流量变现、补充场景方资金,以及拓展主营业务规模和客户粘性;金融机构的需求为细分场景精准获客、积累场景数据资产、把控信贷资金用途,以及拓展风险缓释手段;客户需求为弥补自身资金缺口,以及场景主营业务提供优惠与便利性。从业务视角进行分析,金融机构业务部门要做到“三看”。重点看“有效的”流量转化,抓住头部客户,并且看透僵尸流量;深入看“合理的”信贷规模,分析场景金融产品是否与客户需求匹配,以及场景是否“诱导客户进行过度消费”;回头看“历史的”场景运作,从场景的运营历史中发现负面线索,进而分析场景运作模式是否存在缺陷,并关注深度的缺陷。从风险的视角分析,可以根据场景金融的流量要素、数据要素、交易要素及信用要素划分场景的参与度,从而识别“浅”场景、专注“深”场景。

二是,如何看场景的风险。祝世虎讲解场景风险是三层金字塔架构。上层风险是客户级别风险,中层风险是场景本身的风险,而底层风险是宏观级别风险。风险从底至上,其传导路径是“还款意愿”。

三是,场景风险的上层客户级别的风险包含:客户的信用风险和反欺诈风险;场景内的五大风险包括:经营风险、欺诈风险、客群偏差风险及特定风险;场景外的宏观风险包括:场景集中度风险、场景“逆周期”风险、场景“灰犀牛”风险,以及场景战略违约风险。

最后,祝世虎指出普惠金融直接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习总书记的人民中心论、人民本位论、人民至上论和人民价值论在金融界的实践。金融机构应该勇于担当使命,扛起普惠金融大旗。

 

专家点评

张倩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副秘书长

首先,张倩副秘书长对四篇青年论文进行了总体评价。一是研究视角全面,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分析过程涵盖政策、行业、市场、机构等多个领域。二是时间跨度较长,既对历史发展情况进行概括,也能直面新阶段发展需要解决的难题。三是秉承客观原则,不回避金融科技应用中的问题和挑战。

张倩副秘书长对四篇青年论文一一点评,并提出建议。《数字金融对区域企业创新有空间效应吗?-基于SAR空间模型的实证研究》突显的亮点有:一是从区域分布切入,基于东中西部视角进行分析;二是文献完整性和文献分类完整性令人印象深刻;三是“数字金融发展可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相关分析十分精准。建议该研究报告可以根据我国16个区域性发展政策再做更加深入的集群研究,在选择解释变量时进一步斟酌和微调。

《农村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研究》的特点十分突出:一是逻辑清晰流畅,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分析结合得特别好;二是按照政策、行业、机构三个不同角度从宏观到微观延伸的方式进行分析,提出的战略架构和行动路径具有实用性;三是不回避矛盾和挑战,敢于直面市场现状相关的核心矛盾;四是对业务中台的分析很全面,清晰地体现出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三个层次。建议该研究报告在对策部分增加关于行业基础设施相关内容。
《浅析碳中和目标下构建中国金融数据要素市场的问题与建议》的思路顺畅,观点、事实、数据相互紧扣,言之有物,不仅有国际数据、各国政策,而且进行了详细分析,观点鲜明。建议该研究报告进一步充实能源转型相关数据短板的阐述,将其与数据要素确权定价、市场交易动态调整机制等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的场景金融“三层金字塔”风险管理体系研究》分析结构清晰:一是关于三层金字塔场景相关的金融分析抓住了问题的核心,“看不透”和“管不住”两个问题总结到位,几乎可涉及所有业务条线和风险类别;二是“对于不同业务条线和不同业务模块而言,头部客户的差异很大”观点的提出比较到位;三是提出了泛场景、浅场景和深场景的概念。建议该研究报告将宏观政策调整单列出来,不用套在“逆周期”风险里,进一步完善模型和部分语言表述。

程华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程华主任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点评。好的方面,今年论文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第一是选题很前沿,但是又收敛。选题前沿大家都能够做得到,因为金融科技在不断变化,在中国,热点是在不断漂移的,但是论文一定要收敛。你可以关注一个前沿实践动向,但是研究框架和方法依然要回到现有理论和传统框架里来。比如数字金融的这篇文章,用一个很新的数据,但是回归到了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这个很古老的问题上来。中小银行这篇文章关注的是一个比较小的群体,但是收敛到企业数字化转型问题。碳中和是这两年的大热点,但是这个文章落脚点是要素市场。至于场景金融,则回到了风险控制。第二个特点,研究方法很多元,但是很规范。第一篇文章数字金融我们用的是非常标准的实证空间模型,其他三篇文章更多的是定性研究,朱太辉先生这篇文章逻辑非常严谨。最后一个特点,内容很完整,而且很扎实。我们从整个文章的体量和篇章结构都能够看得很清楚,有一篇论文要求的要素。

关于问题,数字金融这篇,反映融资约束的指标是存贷和网点数量,但是存贷比是银监会的规定,网点数量越来越少,也许代表了一种先进。我的印象里,每一个省份和区域应该有在融资总额当中对国有经济的贷款比重,也许在中国会是一个更好的融资指标,这是一个建议。场景金融这篇存在的逻辑问题是,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确定是根据贷款对象来确定的,风险高低是通过群体来判断的,而不是通过个体。在一定程度上文章中反映了传统做银行的人对新兴机构的一种偏见。

李健  中国银行业协会研究部主任

李健主任分析了今年参选论文体现出的两个特点,总结了论文题目所覆盖的五个主要类型,并对明年活动论文主题提出了方向性建议。

李健指出,今年征集的论文首先具备较高的专业性与学术性,能够将理论、业务与实践等多个层面相结合。其次,论文选题的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针对性都非常强。

李健介绍到,征集的论文至少覆盖了当前金融科技研究的五大方向。其一,金融科技如何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二,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其三,数字货币和监管科技;其四,金融科技助力资本市场发展;其五,金融科技的立法等。

对于明年的活动选题,李健建议,可关注金融科技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和维护金融安全等方面的成效,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与“安全”展开有针对性的研究。如,可关注金融科技在支持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研究如何促进金融、科技和产业之间的良性循环;可研究金融科技在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思考如何运用金融科技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特别是从对公和零售两个方面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可研究如何用金融科技手段支持在离岸市场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范围;可更多关注金融科技在服务资本市场发展,特别是服务共同富裕目标方面的实现路径;也应研究金融科技发展与合规、安全之间的平衡,如大型科技公司的监管效果、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治理、数据安全等方面问题,实现金融发展和安全的统一。

车宁  北京市网络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车宁主任概述了金融科技研究的现状及未来方向,并对四篇获奖论文进行了评述。首先,金融科技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分化的时代和回归的时代。分化的时代宏观上体现在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路径、目标等存在不同理解,但在当时情况下都隐藏在为了合作发展而建立的“共识”之下,而今随着实践和研究的深入而逐渐显露;微观上的分化体现在生态体系的多元化、业务属性的多元化,以及金融科技产品现实表现和资本市场估值的偏离。不过,在分化过程中反倒能够给研究者自由,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积累形成逻辑、进行研究、贡献观点进而建立行业共识,而这种共识恰又是更高层次、质量的共识。回归的时代体现在回归常态之后面对现实。其中车宁总结了三个现实的未来方向,一是国家政策导向、制度变迁对研究的影响。二是金融科技成果扩散,金融科技作为基础工具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前沿领域。三是在经济发展转型期,需要确定选题贴合“经世济民”的意向,正确把握金融科技创新生产亦或分配的属性,推动其对数字经济等的带动作用。

其次车宁分享了对四篇获奖文章的观点。第一篇《数字金融对区域企业创新有空间效应吗? ——基于SAR空间模型的实证研究》,是一篇金融科技成果扩散背景下的好文章,金融科技下沉对整个金融科技生态至关重要,而下一步建议研究抑制性要素,将正向和负向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第二篇是《农村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研究》,该文章的优势是逻辑严谨,框架完整,但数字化转型并不仅仅是针对一类机构的整体分析,而是应该下沉到具体产品、具体业务,从操作层面服务实践,具体而微地讨论数字化。同时,车宁提出转型机构的企业文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转型成败,所以对于文化的分析也同样有研究价值。第三篇是《浅析碳中和目标下构建中国金融数据要素市场的问题与建议》,要补充对数据要素规范制度的分析,包括但不限于本国制度的脉络,国际立法的发展趋向及对国内立法的影响等。最后一篇是《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的场景金融“三层金字塔”风险管理体系研究》,这是一篇经验总结工作的范文,但作为研究型文章,首先应界定场景以及场景金融的内涵外延、业务发展,并从支付角度,用户管理等角度补充对信贷业务及其风险防控的影响,文章虽然聚焦信贷,但建议还应将其放在银行业务发展整体背景下进行讨论,才能更好地把握场景金融这一前沿业务的发展方向,恰当匹配风控策略。